第742章 巴东投资大豆(2 / 2)
「藠头,Cheseonions。」
王兴华本来还想着要教教赵益邦,可没想到,问他的全会。
就开始捡生僻的来考,结果赵益邦都回答上来了。
这孩子,也不知道肖苏妍是怎么教的。..
什么都会啊。
只是每次中文的回答了不说,还带上英文的说法。
你这熊孩子,到底啥意思啊。
我只是问你认识不,你每次还给一下英文翻译?
有些甚至王兴华都不知道英文,也不知道赵益邦说对了没有。
非常没有成就感啊。
而且问着问着,王兴华怎么感觉赵宏图这儿子,是在嘲讽自己一样。
张华在一旁,看得乐不可支。
好在没多久,肖苏妍她们就端上来了一桌好饭。
在赵宏图的酒柜里边,弄出来几瓶好酒。
几个人就开始了。
招揽到了马康年给自己干活,还有一个后世的大牛等着自己投资,又看到自己儿女表现那么好,赵宏图喝酒的兴致也很高。
几个人喝着酒,赵宏图就开始提起了自己下一步准备在巴东那边投资农业,准备让马康年去负责。
「农业投资,准备在那边干啥呢?」王兴华问道。
「种植大豆、玉米、棉花、糖料和小麦,当前主要是大豆。」赵宏图说道。
「大豆?」王兴华有点摸不住赵宏图的思路了,「咱们现在的大豆,不是都用的咱们国内的么?何必舍近求远呢?」
东北,可是大豆之乡。
就在去年,国内大豆产量已经增长到了1531万吨。
每年都还有大量的大豆要出口。
这时候去巴东那边投资农业,种植大豆,不是脑袋被门给挤了么。
「对,大豆。根据咱们宏丰粮油最近几年的金龙鱼食用油销量,很明显地可以发现,咱们的大豆油,消费总量在上逐年涨。
按照这种发展趋势,现在还能出口的大豆,等过上几年,估计不一定够了,说不定还需要进口。」赵宏图说道。
国内的耕地面积,就那么大一点。
很难再继续扩大。
而且要保证主要粮食的生产,比如水稻、小麦等。
但是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对食用油的需求,是每年都在增加的。
这时候就必须考虑到以后的需求了。
不然到时候宏丰粮油的原材料被人卡住了脖子,到时候说涨价就涨价。
那就被动了。
农业投资,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
不是今天投入,明天就有产出了。
所以,赵宏图这才决定现在就在巴东那边投资大豆。
「这么说,确实是需要早日未雨绸缪。」王兴华点点头说道。「不过,为什么是巴东呢?」
「因为红球在那边的投资非常成功。海外农业投资风险很高,我觉得咱们应该学习下别人的成功经验。而咱们隔壁红球,他们有非常丰富的海外投资经历,找到的规避风险和保障收益的途径,咱们也可以拿过来用用。」赵宏图说道。
红球土地面积狭小,土地贫瘠,非常不利于发展农业,农业增收更是无从谈起。
自己解决不了,那就只能求助于外人。
只能大量进口。
尤其是以米国为主。
以米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养活一个红球,那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七十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加上米国那边干旱导致谷物价格急剧上涨,米国紧急采取了禁止谷物出口的措施用来稳定物价。
红球惨遭断粮,吃了大亏。
于是开始在全球开辟农业投资之路。
成效显著。
在这方面,确实有很多是值得华远集团好好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