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56章 第 156 章

第156章 第 156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恒的突然回归, 让宋家人都很高兴,除了小宝宝二黑。

确切地说,二黑刚开始还是欢迎的, 然而没过两天就累觉不爱了。

尽管宋恒的文化课不怎么样,但是他有个很明显的优点, 正如他名字的寓意——有恒心能坚持。

为了能在新兵连里崭露头角,他已经连续三个月坚持每天五公里负重跑了。回到省城以后, 人家也没有松懈, 仍在继续坚持每天五公里。

听说二黑曾是一条军犬后, 宋恒每天早上晨练的时候,还要把二黑一起带上。

二黑最初确实很快乐, 毕竟大清早就能出去撒欢, 只要是个狗子就会喜欢。

但是!

宋恒实在太能跑了,每次跟他跑完一圈回来后,二黑的舌头都要耷拉出来老长,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喘粗气, 半天都缓不过来。

第三天的时候, 二黑学聪明了,宋恂夫妻不在家, 它就溜去了孟团长的房间睡觉。宋恒几乎从来不进父母的房间,所以这个房间里并没有多少他的气味, 二黑可以安心地睡在这里。

然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早上没有逮到二黑,宋恒就在晚上牵着他出去夜跑。

二黑不情不愿地被他骗出去跑了一次后, 下次无论宋恒再怎么召唤它都不肯去了, 可怜兮兮地趴在吉安和延安地腿边呜呜叫。

延安在它的狗头上蹭了蹭, 便很有兄弟爱地决定帮二黑出头。

他去爷爷的书房,极其娴熟地给小叔告了黑状:“爷爷,二黑每天实在太累啦,它累得都喝不动水了!你能不能让小叔别再祸祸二黑啦?”

小宝宝二黑是老宋亲自领养回来的,他也挺心疼二黑的,而且宋恒对二黑的训练量委实有些过头了。

老宋不好浇灭儿子的训练热情,也不想让他在家祸祸二黑,便只能将他塞进基层连队,让他跟着人家一起训练,消耗那用不完似的精力,直到新兵报到。

只不过,宋恒回家以后,双胞胎上下学的接送任务都是由他负责的。如今他被扔进了连队,所以接送孙子的任务又重新落回到老宋肩上。

而且他不但要接送孩子,还得负担起他们的教育任务。

儿子说了,这两个孩子正是汲取知识的关键时期,他即便远在党校,也要每天给两个娃布置一大堆的功课。

宋成钧觉得这些作业对小孩子来说实在太多了,可是看到两个孙子在上下学和玩耍的间隙就能完成大部分作业后,没怎么亲自养过小孩的老宋又觉得小娃娃的潜力真是无限的。

是以,当孟玉裁张罗着给孙子们增加些课外活动,培养文艺特长的时候,宋成钧并没有反对。

这天下午,将孙子们从幼儿园接出来以后,爷仨并没有像往常那般,去食堂或者回办公室吃饭。

小汽车一路风驰电掣,停在了另一处家属院门口,小哥俩自己从车上跳下来,一左一右拉着爷爷的手,走进一处院落。

院子里有个爷爷正哈着腰拔地里的玉米杆子,听见门口的脚步声,便闻声望了过去。

“呦,宋大炮舍得登我的家门了?”

“你老程也没主动登我的门,挑这个理多没意思!”宋成钧松开孙子们的手,走上前自然地帮对方一块儿拔起了玉米杆子。

“算了,来者是客,你还是别干这个了!我退休以后就这点乐趣,别给我拔光了!”老程起身摘下手套在腰上捶了捶。

“你要是想找乐子,浇水施肥就够了,你那老腰不好,这种活还是找个年轻的勤务兵干吧。”宋成钧帮他把剩下的玉米杆子都利索地拔了出来,然后在院子里睃巡一圈说,“以你这个院子的规模,种玉米可惜了。玉米一年才能收一茬,没什么意思。还不如种菜呢,青菜长得快,经常能收割。”

“看你的样子确实是常干农活的,以前没吹牛,呵呵。”

宋成钧将地上的玉米杆都用脚划拉到一起,嗤笑道:“我跟你这城里的少爷可不一样!我是真正的农民的儿子,从五六岁的时候就干这个。本来已经三四十年没干,手都有点生了,结果前些年去农场又复习了好几年,这辈子恐怕都忘不了喽!”

老程背着手沉默片刻说:“你要是能改改你那个随时放炮的脾气,也不至于一去农场就是好几年。”

“我要是跟你老程一样四平八稳的,现在也该退休喽!”宋成钧毫不客气地呛了一句。

“我看你这老家伙就是记仇呢,你就知足吧,我当时没投赞成票也没投反对票。”老程也不怎么客气地回击,“如果没有我,你能离儿子那么近嘛?我可是听人说了,你家老二都快把农场当成自己家了,每个周末都往农场跑。”

“哈哈,也没有那么勤快。他也有自己的工作呢,哪能总往农场跑!每月来个一两次吧,给我和他妈带些吃的用的。”

老程直来直去道:“幸好你还有一个他正在省委党校读书呢?”

“嗯,上了一个两年制的理论进修班。”宋成钧心里满意,嘴上却挑剔道,“还是太年轻了,以前读大学读了工科,跟马列一毛钱关系都联系不上,这理论知识学得不扎实,党校第一次考试只考了第二名。”

宋恂考第二名的事,已经被项小羽回家宣扬了一通,还鼓励宋恂下次考试再接再厉,一雪前耻。

“……”老程似笑非笑道,“第二名你还不满意?”

“他从小到大都是考第一名的。”宋成钧跟老战友显摆完,又遗憾道,“这小子没能来当兵真是浪费了,现在部队里也讲干部年轻化专业化,老二是几个孩子里脑瓜最好使的,当初非得去学造船。结果这不也没造成吗?”

“你家宋恂考上大学的时候,你还跟我喝了一顿酒呢,喝得差点不认家门,当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时我还以为他以后能参与造军舰!谁知东南西北风一通乱刮,分配政策常变常新,最后被弄去造渔船了……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狠狠心让他去当兵呢。”

老程拉上吉安和延安的手往屋里走,边走边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革命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来部队挺好的,但你也不能眼里只看得到当兵这条路嘛。再说,你家三小子不是马上就要下连队了?你还可惜什么?”

宋成钧进屋,在水盆里洗了洗手说:“我家老三被郑平凡给招去了!以后也是在海上漂着的。”

“我看去海军挺好的,是好是孬全凭自己闯荡,比在亲爹手下混日子强。”

宋成钧沉默几秒,叹气道:“在这方面,我确实得跟你学学。把孩子们都放出去,让他们自己闯。”

老程在包浆的沙发扶手上搓了搓说:“你也不用跟我学,你看我现在,儿女们都放出去了,家里只剩我们老两口了!像我这样也没什么好……”

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他瞧一眼乖乖坐在沙发上的双胞胎,眉眼跟老宋有些相似,一看就是宋家的种。

一个老实地竖着耳朵听两个老头子讲话,另一个的小腿晃啊晃的不老实,看上去就是个活泼孩子。不过,两个娃应该是被家长下功夫教过规矩的,大人交谈的时候并没有吵闹,更没有随意走动。

“你俩是谁家的小鬼啊?”老程笑眯眯地问,还从茶几上掰了两根香蕉递给他们。

小哥俩道谢后,对视一眼,不知道这个爷爷为啥说他们是“鬼”。

吉安作为哥哥,主动代表兄弟发言:“爷爷,我们是宋恂家的孩子,不是小鬼。”

老程嗬嗬笑了两声,又问:“那你们来爷爷家干嘛的?以前你们可没来过。”

吉安瞅瞅自己爷爷,见他没什么表示,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我们跟爷爷来吃饭的!”

往常这个时间他们早就在食堂吃晚饭了,今天还没吃呢。

“那行,咱们这就开饭!”老程起身对孩子的亲爷爷说,“你好几个月没登我的门,好容易来一趟,还要附带两个贪吃鬼。”

宋成钧把孙子们交给勤务兵带去洗手,背着手说:“我们这顿饭可不白吃的,你看见我家那个老大没?穿绿衣裳的那个……”

老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两个孩子都穿着绿衣裳……

今天小哥俩被打扮得特别精神,身上的迷你版军装是孟玉裁用老宋的旧军装改的,一件衣裳被改成两件,剩余的布料还做了两顶带红五星的绿军帽,胸前还挎着爷爷给他们的小木枪。

他俩早上刚到幼儿园,就立马蹿升为全园最靓的崽,被小朋友们团团围住了,延安的帽子还差点被两个大孩子抢走。

“你别看我家这个小孙子年纪小,下棋很有一手的,在我们家属院门口摆摊下象棋,有一大半的大人都下不过他。”宋成钧卖力地向老伙计推销吉安。

老程瞧瞧自己爬上椅子坐好的吉安问:“你下棋怎么样,真像你爷爷说的这么厉害?”

吉安拿出老说辞:“除了跟我爷爷,爸爸,邢爷爷和邢伯伯下棋,我很少输的。”

“那你这小鬼头的对手还挺多的。”老程笑了。

宋成钧替孙子解释道:“邢爷爷和邢伯伯是他下棋的启蒙老师,他邢伯伯是海浦体委的主任,专业的围棋教练,看好了他的下棋天赋后亲自教他下围棋的。”

老程没想到这小不点居然还会下围棋,这会儿除了那些家学渊源的,一般人家很少培养孩子下围棋,成年人里都没多少会下围棋的。

“那就先吃饭,饭后咱们手谈一局。”

吉安来了省城以后一直没有下过围棋。

宋恂和宋成钧跟他一起下个象棋还行,围棋是真的玩不来,连规则都不怎么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