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胤祚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 第269章 第 269 章

第269章 第 269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如胤祚所预料的那样, 没人会对杂交水稻不动心。

偶尔有几个精明一点的大臣,不愿意相信胤祚的一面之词,对水稻的亩产量到底能否达到十石表示疑问, 胤祚拿出了许三给出的水稻。

“这是普通百姓在江南地区种植出来的水稻, 没有用过我卖的肥料, 亩产量就已经达到了三石还要多, 再通过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合理地施用肥料,达到十石很难吗?”

很难吗?

很难吗?

当然难!

大臣们特别想要咆哮。

户部掌管税收, 和粮食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些又是政绩, 影响官员的升迁, 而武将要想打仗, 粮草先行, 粮食不多, 打仗会受到很大掣肘。

一个产量巨高的杂交水稻,把文武大臣们全部狠狠拿捏住了。

大臣们深呼吸一口气,告诫自己不要和一个五岁的小娃太较真。

只是反过来想想, 用过肥料以后, 小麦的产量翻了倍,那水稻的产量翻个倍达到六七石,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再看看眼前那经过品种改良又大又嫩的白萝卜和大白菜,水稻改良品种后亩产量再多个三四石, 似乎也没毛病?

十石, 好像真的不难。

大臣们觉得哪里不对,可仔细想想,又是这么个道理。

越想就越是这么一回事儿, 越想就越渴望亩产量这么高的水稻,最好立马就能放到眼前的那一种。

有大臣问:“敢问六阿哥,什么时候能够拿到产量这么高的水稻?”

胤祚哪给得出具体时限?

他今天就是画饼拉投资来的,但最真实的信息不能说,不然谁愿意花钱投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的项目?

“这不是因为钢筋混凝土堤坝占用太多研究资金,别说水稻了,其他项目能停的也都停了吗?”胤祚摊了摊手,一副“我也想搞啊,但没钱实在寸步难行”的样子。

六阿哥那么会赚钱却还没钱的原因众所周知,户部大臣们缩了缩脖子,真怕六阿哥拿他们开刀。

不,已经开过刀了。

有武将按捺不住了,“六阿哥,亩产量这么高的水稻,不止关系到大清的每一个百姓能否吃饱,也关系到大清的士兵能否打仗,还请六阿哥将这个项目继续研究下去。”

武将靠军功升迁,可大清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粮草不足,士兵都吃不饱,用什么在前线拼杀?

他们不管其他文臣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他们就想让自己和士兵吃饱,打一个大胜仗回来。

工部有大臣站出来说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最重要的,钢筋混凝土堤坝能护粮护民,水稻的研究能够增粮增民,两者都不能放弃。”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户部大臣的脸都绿了,“国库总共就这么点钱,又要建那么贵的堤坝,又要搞研究,钱从哪里来?它会自己钱生钱吗?”

真当他们一个个的都是六阿哥那样的聚财童子,随随便便做点生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吗?户部的大臣们一致对外。

工部大臣忽然被怼,其他同僚也站了出来:“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六阿哥的化肥一出,整个大清所有农作物的产量都噌噌噌上涨,国库的税收涨了很多,天天喊没钱没钱,钱都到哪里去了!”

这也是许多大臣的疑问,建海军的钱是大阿哥带领海军自给自足的,钢筋混凝土大坝是六阿哥给的钱,这两个大头没用到国库一文钱,那省下来的钱呢?

很多人都用“不是你们贪了吧?”的眼神看着户部大臣们。

户部大臣们:!!!

这可是在皇上和太子面前,一个个气了个仰倒,当下也顾不上什么脸面,直接开喷。

“还说我们,你们工部建的堤坝年年建年年垮,再看看六阿哥建的堤坝,真材实料,挡住了去年那一**的大水,其中到底有什么问题,你们自己知道!”

工部大臣们:!!!

这就跟说“钱是你们贪的!”有什么两样?

当下,户部和工部的大臣就跟市井妇人撒泼吵架一般吵了起来,吵得脸红脖子粗,毫无颜面可谈。

一开始还在说朝堂政事,不一会儿就开始人身攻击掀人家家中阴私,这个说“你个糟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还在外面养外室,不是个好东西”,那个说“你小子攀龙附凤,抛弃糟糠,更不是个东西”,丢出来的瓜一个比一个精彩。

胤祚暗暗摇头,用万分嫌弃的小眼神跟康熙交流:瞅瞅,瞅瞅,这就是你委以重任的大臣们哦。

康熙:“……”

老父亲的脸面挂不住了。

这么多年以来,每当朝堂有什么决策,都是大臣们吵吵闹闹吵出来的,康熙看多了也就习惯了,这个过程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再出面做个和事佬决定怎么做。

被儿子这么一嫌弃,康熙真想骂他们几句,又担心没让大臣们骂到撕破脸,痛快了,后面的很多事情不好做。

皇帝可以一意孤行,只管把命令下发下去,但要是臣子们不愿意做,不会明面上违背政令,也可以私下里消极怠工、阳奉阴违,不如让他们心甘情愿做事的效率更高。

何况,康熙也不希望自己顶个昏君的名头,只能铁青着脸色看臣子们在朝堂上吵成一堆。

胤祚实在站累了,小短腿盘膝那么一坐,小短手往下巴上一撑,就用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那么看着他们。

一边是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年近几十神情激动的朝臣们,一边是年仅五岁穿着常服淡定如风的小娃娃,两边的对比格外惨烈。

那一刻,左耳进右耳出很久的康熙和太子,只想朝中再多几个长得好看点的大臣,纳兰明珠和纳兰性德那样的就很好,索额图那样的……要是能力不错又比较听话,勉强也就忍了吧。

吵架的声音渐渐停了。

胤祚呆呆地眨了眨眼睛,脸上露出些许倦意,“你们吵完了?要是没吵完就继续,我起得太早了,还能再睡会儿。”

大臣们:“……”

朝堂是多么神圣威严的地方,哪能睡觉?!

他们想义正言辞地指责几句,借此让六阿哥继续高产量水稻的研究,只是坐在龙椅上的康熙和站在一旁的太子虎视眈眈,恐怕不允许他们坑六阿哥。

反过来要是六阿哥坑他们,这对父子怕是会相当愉快地拍手叫好。

这下,朝堂彻底没了别的声音。

“吵完了,那我就回去睡觉了。”胤祚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沾染到的灰尘,作势要走。

下一刻,就被面色焦急的满朝文武围了起来。

“六阿哥,咱们还没讨论完呢。”

“是啊,水稻的事还没说完呢。”

“这么重要的东西,花再多钱也得研究下去是不是?”

“六阿哥如此仁爱百姓,怎么舍得放弃这么好的研究,让百姓饿肚子呢?”

嘿,敢情你还学会道德绑架了。

可惜小爷不吃这一套。

胤祚摆出为难的小表情,“我也不想呀,可我真的没钱了,不信你们去看账本,要是钢筋混凝土堤坝的账本不够,我就再把这两年来所有研究项目投入的资金明目列成的账本拿来给你们看。”

也好让你们看看,他这两年来陆陆续续地为大清花了多少钱。

满朝文武讪笑着摆手,“不用了。”

那一个个的可都是只进不出的吞金兽,全大清也就六阿哥一个人养得起,他们何必看呢?

康熙却说:“朕看过。”

太子也说:“孤也看过。”

这两位的忽然发言,令满朝文武一下子没了言语,也没了劝说的冲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