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给大亨上课(2 / 2)
没办法,研究院就开始了自己设计cU。花了挺长的时间,迭代了好几次终于定型了。性能非常好,最骚的是为了不重新编写代码,同一个cU核心架构通过不同的封装可以和市面上的产品做到针脚以及代码的完全兼容。产品生产出来立刻就换上了,表现让科学家非常满意。
也就是研究院为了开展芯片设计方面的研究自己有光刻车间,不然的话就算是让至微帮忙流片也遭不住成本压力。而且单纯是研究院自用的话相对市场来说量太小,也用不到最新的工艺,都不好意思开口让至微代工。好在研究院也不会单纯的设计cU,同时会验证很多新的技术作为储备,也不算浪费。
不过至微公司听说后很感兴趣,找研究院要了一些cU做测试,性能表现让至微的技术人员非常吃惊。把光刻生产线相关控制器替换并修改了代码后,控制精度特别是不同设备的协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各种工艺制程的良品率都得到了提高。
考虑到以后太阳能电厂的每块光伏板都需要相应的控制器调整角度和方向以获取最大的发电效率,需要的cU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于是至微公司就要了技术授权自产自用。自己能造就没必要花钱买了,还可以用很多研究院现成的控制程序。
还有就是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这是一种介于cpU和ASIc之间的处理器类型。cpU也就是中央处理器大家都非常熟悉,可以完成所有的计算、逻辑和控制任务,是一种通用处理器。样样精通有时候意味着样样稀松,也就是比较低效。
于是工程师们针对特定的计算任务开发出了ASIc,即专用集成电路,根据具体应用把特定算法和功能转化为硬件,实现高效、高性能、低功耗的计算加速。专用也就意味着只能干一种工作,甚至稍微调整一下算法也就不能处理了。基本上没有什么灵活性,只能处理固定的任务。
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计算任务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会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微调,于是就诞生了FpGA。FpGA可以看作是一种可编程ASIc,通过程序将算法固化,具有ASIc的高效。同时程序是可以修改的,因此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这种原件研究院基本用不到,但是在通信、影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属于一种很基础的关键部件,班行远觉得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研发,以确保必要的时候不受制于人。
忙完这些事情班行远见了已经安排好的两位客人。
研究院已经完成了搬迁,班行远在这里有一个单独划出来的超大工作区域,包括办公室,会客室和一个不小的会议室,比他在中书省的办公室奢侈多了。也不怕人说闲话,没有用一毛钱的公共经费当然是金泰熙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当然了金泰熙的空间也不小,很大的办公室和会客室,但是没有会议室,是和柳浥尘、启清霜这些研究院的管理层共用的。
第一个见的是香水河的木子大亨,别管这个人怎么样,但是你必须承认他的商业直觉。他已经预测到了东大的地产行业到了最高峰,虽然还是会上涨但是不过是狂欢结束前的惯性,再坚持下去的话反而会把自己套进去。所以决定趁着这个繁荣的景象把东大的资产出清,然后到别的地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