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给大佬上课2(1 / 2)
竺教授也说:“何止在人工智能方面,在生物学方面也有很大的价值,我都想到了很多个课题。我们组有的忙了,得赶在论文发表后其他科学家反应过来之前把最有研究价值的吃掉。院长的论文相当于捅开了那层窗户纸,不把握住的话就太可惜了。”
邹九章说:“人工智能虽然我不了解,但是老师在论文里给出了好多传统数学工具的新的应用,还是很有价值的。要不这样吧,我们围绕老师的论文做一个特刊?虽然这两个月可能要辛苦一些,但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教授说:“正该如此,上次的特刊还是发现石墨烯那次。院长的这个发现可是比石墨烯的发现重要多了,不就是肝吗?遇到这样的机会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甘之若饴的。我们计算机科学部门虽然真的很强但是名声不显啊,等这期《格物致知》发表后也能扬眉吐气了。”
研究什么课题,怎么分配工作自然不需要班行远操心,班行远要做的是给三位大佬讲一下这篇论文。因为这一篇论文主要是数学向的,真正需要完全理解的是邹九章,王教授和竺教授看懂结论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班行远带着几个人到了会议室开始讲解这篇论文,主要是给邹九章讲。很多地方邹九章都听得非常吃力,好在班行远做了简化,用了很多类比。不管怎么总算是理解了论文的思路,但是要完全弄懂的还是和邹九章说的那样好几个人进行专门的研讨。
讲解完也到了午饭的时候。一边往食堂走班行远说:“既然是发特刊的话,我就在凑一个热闹,赶紧把另一篇论文写出来。”
邹九章好奇的问道:“老师的这篇论文是关于什么方面的。”
“也是关于智慧生物演化的,不过不是关于蓝星上的生物形态的。我设计了一个模型,描述了合适环境下硅基生命的进化,可以证明在严格限定的选择压力下,这类硅基生命最终会演化出具有半导体集成电路这种神经系统的生命形态,也就是说类似于计算机。而且这种生命形态也会具有类似人类的智慧,当然了在表现上会有很大的差距。”
邹九章三个人听傻了,这算是什么疯狂的想法。不过思考后又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在形态完全不同,但是在基本数学原理上是一样的,这样更能够体现第一篇论文的价值。
听完班行远的介绍,竺教授有些遗憾地说:“这个论文的思想很有意思,但是没有什么使用价值,毕竟没有那么一个环境研究硅基生命。”
王教授可不那么认为,当班行远把这篇论文的概况介绍完之后他已经激动的难以自抑了。“怎么没有实用价值了?那是在你们生物学方面,在计算机方面可太有价值了。你想啊,如果能设计出演化的算法,然后把特定的计算任务或者应用场景做为自然选择的环境压力,然后就能得到在这种环境下最具有竞争力的硅基生命是什么样的。换种说法就是我们得到了处理这种任务最高效的硬件设计,这可太有用了。”
班行远自己也只是从学术角度写的硅基生命的神经系统形态,完全没想到还有这方面的应用。考虑了一下,王教授说的是完全正确的,这样的话还可以用来做辅助的硬件设计。虽然不能直接拿来用,但思路是可以用的,毕竟在自然选择的压力是你死我活的事情,进化出来的效率不是人可以想象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