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 第376章 大明废除本命体系的镰刀开始落下了

第376章 大明废除本命体系的镰刀开始落下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嘉靖一千五百三十年。

距离上次,太子与严党之争,刑部尚书马行军,以及其背后仙族被废除本命,已经过去了二十九年,接近三十年时间。

这三十年来,下马的官员越来越多。

除了六部级别的官员之外,还有六部侍郎,员外郎,甚至就连一些省级封疆大吏也有不少,因为其背后的仙族犯事被牵联。

此外,但凡是爆雷的高官,其家族无一幸免,全都是被废除本命。

因为这些犯事的官员,及其背后家族所犯之事,几乎影响损害的全都是下层修士的利益,因此得到了百姓修士的支持。

即便这三十年期间,朝廷动作频频,处理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官,让官员阶层人心惶惶,可底层百姓依旧是津津乐道,乐见其成!

每当有官员落马,都会在灵网之上,形成一片欢呼叫好的态势。

不过但凡天地大变之前必然会有一批。嗅觉敏锐的生灵,因此而察觉到不同。

毫无疑问,短短三十年时间,无数官员落马,虽然六部级的官员就那么一两次,可如此频繁的官员被处理,仙族被废除本命。

这种态势在一些人看来就不正常了。

可是具体哪里不正常,这些人又说不上来,只是有些莫名的心慌。

灵网之上即便有些自诩清醒之人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但在舆论大势引导下,很快便被淹没,好似有只无形大手在捂嘴一般。

也正因为如此,让一部分自觉,看透整件事背后本质之人,愈发的心慌起来。

然而他们的鲜是没有用的。

一切该发生的依旧在不断的上演,不断的发生,不断的有上层官员落马、被处理。

……

嘉靖一千五百六十年。

礼部尚书,李贽因贪污受贿,诽谤朝廷被处理,其背后仙族,因为在地方上鱼肉底层修士,甚至是进行本命贩卖,全族被抓。

嘉靖一千五百六十年,六月。

礼部尚书李贽,被终身囚禁于乾坤境内,无诏不得出,李氏仙族被全族废除本命。

……

嘉靖一千六百年,十二月,下旬。

大理寺卿,赵明镜,终身囚禁,永世不得出乾坤境一步,其背后家族被废除本命。

……

嘉靖一千六百四十五年,二月,年关。

工部尚书徐璠,辞去工部尚书一职,由工部左侍郎,鲁工匠担任。

……

嘉靖一千六百九十九年。

小阁老严世蕃,因为着手准备飞升之事,卸任户部尚书一职。

不过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户部众所周知,那就是严家的摇钱树,就算严世蕃卸任,新的尚书职也该由户部左侍郎赵钱孙担任,结果却是由原大理寺少卿,李公正担任。

大理寺原本就属于太子一脉。

原大理寺卿,在嘉靖一千六百年被废,本该接任的应该是少卿李公正。可最后却是严党一系,某个小小知府担任。

现在户部尚书被太子一脉的李公正接任,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严党在和太子斗法。

此次朝堂之争,持续了数百年了,无数官员被牵连,无数仙族被废除本命。

而朝堂之上,六部级的官员,在这数百年里,几乎要被更换殆尽。

不过,有心人发现,凡是提拔上去的新官,却都有一个共通点。

那就是,他们背后都没有庞大仙族!

即便一些官员背后也有各自的仙族,但与原六部官员的仙族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一些嗅觉敏锐之人忽然发现,太子殿下似乎是在有意的针对那些顶尖仙族!

这个发现,顿时让无数人毛骨悚然。

要知道现如今的大明仙朝境内,可是有不少昔日由宗派家族演变而来的庞大势力。

这些昔日的宗派、家族,如今有的转型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公司、商会,有的则是依旧以宗派和家族的形式在秘境之中存在。

一些底蕴深厚的宗派、家族,更是在大明主世界之外的一些星辰上安家落户。

朝堂之上的顶尖仙族,被一个又一个的废除。那上层废除完了,那些官老爷们,还会允许底下还有比自己强的存在吗

陡然间,不少顶尖势力都慌了!

……

嘉靖一千八百年。

嗯,距离嘉靖一千六百年,赵明镜被废,足足过去两百年整。

这一次,又一位六部高官被处理,这次被处理的是刑部尚书,李法眼。

原刑部尚书,由俞大猷兼任,之后俞大猷卸任,由左侍郎李法眼担任。

当然,除了底层的百姓修士们看热闹之外,但凡是有点敏锐性的人看的都是门道。

因为这次被处理的人,不再是严党,也不再是太子一脉了,而是景王一脉。

当初李承武被斗倒,严党和诸王瓜分了朝堂势力,景王府得到了刑部和神机营。

景王府忽然被牵扯进来,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按理说,此前严党和太子一脉的争斗,已然势同水火,趋向于白热化。

在所有意识到此事之人眼中,未来数百年,乃至千年的时间内,必然是严党和太子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

而不论是太子一脉,又或者是严党一脉,布政使之下的所有官员,都已做好准备了。

可是好端端的,朝廷忽然处理了景王一脉的人,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尤其是太子一脉的官员,更是为此而连连向各自的上官表达不满,希望上官可以请求太子,停止无端招惹新的朝堂政敌的行为!

因为在他们看来,太子此举,无异于是走了一步昏招。

一个严党就已经够难缠的了,这个时候无端招惹进王府,这完全没有必要嘛!

要知道自从他当上太子,诸王可是都被安排去了封地,原本互相各自为政,彼此争斗的诸王关系,陡然间就变成了盟友。

当然,是某种程度上的盟友!

比方说,在针对太子这个未来新皇上,诸王可是非常团结的。

这个时候,招惹景王府,很有可能会招致其他诸王的不满和忌惮。

从而迫使他们团结起来!

一旦诸王和严党联合,迫使他们反抗,那么恐怕到时候太子之位都会不保。

若是太子殿下被废的话,那他们这些投靠太子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这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

因此,这些官员心里能舒服,那才怪了。

果然,很多官员的担心是对的,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了。

嘉靖一千八百一十年,诸王开始发动朝堂关系,无数中下层,乃至于布政使一级的官员,开始接连爆出问题。

之后,朝堂之上严党也乘此机会发力。

然后,官场之上彻底乱了!

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地方上就会有一批官员被处理,严重的其背后家族都因此遭到牵连,统统被废除了本命。

这一次,被处理的官员,终于从六部、布政使一级,向下延伸了。

不过就算是从嘉靖一千五百零一年,第一个六部级高官被处理开始到现在,整整三百多年过去了,对于那些底层百姓和修士来说,这些事情始终与他们无关。

因为每次有官员被处理,这其中的时间跨度都很大,不是几十年,就是上百年,才会处理一个官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