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经营关中三(1 / 2)
阳光穿透清晨的薄雾,洒落在长安城中。刘浪带着刘备,一路朝着城西北角的工坊走去。这片区域原本是长安城繁华的东西两市,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比肩接踵,热闹非凡。
然而,历经战火的洗礼,长安变得残破不堪,市场也变得冷冷清清,鲜有人迹。如今,工坊便安置于此。刘浪计划着,等关中真正安全后,再将工坊迁到城外,让这里重新恢复为东西市场。
两人穿过残旧的坊门,进入工坊。一排高达四五米的小高炉映入眼帘,它宛如一座黑色的巨人,矗立在工坊中央。炉身上的陶土,因高温灼烧,呈现出斑驳的色彩,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气息。
刘备第一次见到如此奇特的建筑,眼中满是惊讶,忍不住问道:“伯涛,这是何物?”
刘浪微笑着解释道:“玄德公,这可是个宝贝,此物名曰高炉,是专门用来炼制百炼钢的。别看它模样简陋,功效却十分惊人,这一炉一日就可以炼出上千斤的百炼钢。”(注,汉朝一斤相当于现代的半斤左右。)说到此处,刘浪微微顿了顿,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不过,它也有弊端,必须要用上等的木炭才行,否则容易出废钢。而且,这个高炉是用陶土搭建的,用过几次,就必须推倒重新建个新的,不然会有倒塌的风险。”
实际上,刘浪并非不想用耐火砖等更好的材料搭建高炉,只是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只能用陶土勉强替代。好在工坊所在之地宽敞,人力也充足,刘浪便安排一次性搭建多个高炉,分批轮流使用。一批高炉快报废时,直接推倒重建,换上另一批继续炼钢。
听完刘浪的介绍,刘备震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多、多、多少?”刘备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刘浪以为刘备没听清,又耐心地重复了一遍:“一日可得上千斤百炼钢。”
“这可真是个宝贝啊!”刘备惊叹道,说着便迫不及待地要扑上去摸一摸高炉。刘浪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刘备。
“玄德公,千万不可!”刘浪急切拉住了刘备,别人不知道,刘浪可是门清,就算是简易陶土搭建的小高炉,在炼钢的时候,外壁都有200多度的高温,人要是趴上去,瞬间就会被烫伤。“玄德公,这炼制百炼钢,需要极高的温度,现在这炉壁的温度,可以瞬间烫熟一块猪肉,所以千万不可离得太近。”
刘备这才回过神来,心有余悸地看着高炉:“好险,多亏伯涛提醒。没想到这能炼出大量百炼钢的宝贝,居然还有这种危险。”
刘浪笑着说道:“哈哈,玄德公,这世间之物,总是有利有弊的,我等只需掌握使用方法,便可避凶趋吉。”
此时,工坊内的工匠们正忙碌地穿梭于各个高炉之间,添柴加炭,监测火候。炽热的炉火从高炉的缝隙中透出,将周围照得通红。刘浪带着刘备,继续参观工坊,向他介绍各种炼钢工具和流程。刘备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对刘浪的奇思妙想和创新发明赞叹不已。
“伯涛,有了这高炉,咱们的兵器铠甲制造,定能更上一层楼。不仅能装备自己的军队,还能通过贸易,换取更多的物资,为复兴汉室奠定基础。”刘备兴奋地说道。
刘浪点头回应道:“玄德公所言极是,不瞒您说,如今朝廷拥兵数万,全都是披甲之士,就是仰仗此物啊。至于用兵器铠甲去交换粮草物资,有了雪花盐和白酒,哪里还用得着我们用兵器铠甲去换啊,那些世家大族早就抢着跟我们做生意了。”
闻言刘备大吃一惊:“哦?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