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狱中十七年 > 第110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

第110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黄忠福抖动着嘴唇,声音哽咽:“兄弟,我晓得你看不起我的这种做法,但是,你看我们宣教科的人,哪个像我这样天天守着政府供应的清汤寡水吃?哪个不是自己找人买菜进来自己做来吃?不瞒你说,当闻到别人炒菜的香气,我都忍不住要吞口水。宣教科我个子最小,可是我的饭量最大,没有油水的饭菜,吃再多也不抵饿……”说到这里,黄忠福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负担。

侯本福听着黄忠福的话,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过往的点点滴滴。自己天天去小炒部买炒菜,每次都叫黄忠福一起吃,可黄忠福却总是找借口与自己错开吃饭时间,即便偶尔应邀,也只夹很少很少的一点炒菜,把绝大多数都留给自己。此刻,他才明白,那些借口背后藏着的是黄忠福的窘迫与自尊。他心中满是愧疚,这不就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吗?正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侯本福看着黄忠福,急忙打断他的话,语气真诚而愧疚:“黄哥,是我没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是我片面了。对不起,黄哥!”

待黄忠福露出笑脸后,侯本福又急切地说:“黄哥,可能马上就开饭了,今天我们两兄弟打回牙祭,我去买支猪脚来我们今天把它干完。”说完,不待黄忠福说话,侯本福一转身就快步走出编辑室。他几乎是小跑着来到小炒部,心里满是忐忑。还好,店里还剩一支炖猪脚没卖,来晚半步可能就错过了。侯本福如获至宝,高高兴兴地端着炖猪脚回到编辑室:“黄哥,今天你也不要再拘礼了,我们两兄弟直接分了,一人一半,各完成各的任务。”

黄忠福看着侯本福,眼眶再次湿润,声音里满是感动:“好兄弟,难得遇到你这样的好兄弟,好,我今天不拘礼,一人一半就一人一半,我们把它干完。”

两人坐在桌前,大快朵颐。一时间,编辑室里只有咀嚼声和偶尔的交谈声。连汤都没有剩一滴,两人把一支不少于五斤重的炖猪脚一扫而光。

侯本福打着饱嗝,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问黄忠福:“黄哥,刚才你说可以找人买菜进来自己做菜吃,其实我们科的同事们自己做来吃我是早就看到了,只是找不到人帮我买菜,你找得到人买菜吗?买来我们两兄弟一起自己做来吃!”

黄忠福也打着饱嗝,神情有些为难:“买菜的人我找得到,我可以帮你买菜进来,但是一起吃就算了,他们都是每个人每月交多少钱,大家平摊。兄弟你晓得我的条件,拿不出来这个钱,又不是一朝一日,时间长得很,不可能一直就吃你的!”

“黄哥你说哪里话,你我投缘,不计较有钱无钱的事,只要我有肉吃,就不会让黄哥你吃清汤寡水。不要再说这个事了,我先给你两百块钱,明天你负责去买煤油炉买菜,买点肉,我们明天就自己开伙!以后你不要再说有钱无钱的事,再说我就跟你翻脸!”侯本福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块钱面值的代金券塞到黄忠福手里:“换现金的事你也去办了啊。”

黄忠福感动得眼含热泪,紧紧握住侯本福的手:“那么我就不说有钱无钱的事,明天我去办就是!”窗外的阳光依旧温暖,此刻,编辑室里流淌着的,是一份珍贵而真挚的情谊。

在这座高墙电网环绕的特殊场所里,除了星期六晚上,每晚七点到九点,各间监舍都准时亮起明晃晃的灯光,这是监狱雷打不动的全员学习时间。没有专门的集中学习场所,服刑人员就在所在的监舍里学习,每人一个小凳子,排成整齐的方块端坐在铁架子床包围的中间空地上。其中,法律条文讲解、时事政治分析以及文化知识拓展由宣教科统一安排,为服刑人员打开了解外界、重塑自我的窗口;而各单位还会结合自身情况,围绕生产技术教育、遵规守纪教育和形势教育等主题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学习。

按规定,晚间学习检查是由宣教科当晚的值班干部带领教研组的服刑人员,手持检查记录表,穿梭在各个学习区域。他们神情严肃,目光如炬,仔细检查着各单位的学习纪律秩序。有的服刑人员坐得笔直,认真做着笔记;有的却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细节都会被一一记录在案。同时,检查组还会详细询问学习内容的开展情况,确保学习不走过场,但实则都只有服刑人员进行检查,极少有干部带队。检查结束后,他们会对学习纪律、内容完成度等项目进行细致评分。这些评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要与“三课教育”情况、宣鼓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遵规守纪情况的评分进行综合考评。值得一提的是,综合考评的得分结果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该单位半年和年终减刑名额的分配。评分高的单位,在减刑名额上会比评分低的单位多出一定比例,这也激励着各单位努力提升学习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这一系列的评分工作中,除了“遵规守纪情况”由狱政管理科负责检查评定外,其余项目均由宣教科主导考评。从学习安排到检查评分,从综合考评到结果应用,宣教科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也由此可见其在监狱管理体系中权力之大。

“宣鼓工作”主要是指宣传鼓动工作,旨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而七点到九点的晚间学习,是服刑人员重要的知识获取和思想改造途径。至于“三课教育”,则涵盖了政治教育,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观;文化教育,提升他们的知识素养;技术教育,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服刑劳动改造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将来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按规定,所有的检查和考评工作都应由干部亲力亲为,确保公平公正、严谨规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干部们却几乎将所有工作都放手交给了“信得过”的服刑人员。这些服刑人员承担起了组织学习、监督纪律、初步评分等具体工作,而干部往往只是在最终结果上签字认可,鲜少深入参与过程管理。

作为新犯的侯本福,他初来乍到,身上带着一股难得的勤快劲儿,对待各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更重要的是,他性情随和,与人相处融洽,从不计较得失。科里的老同改们在开展工作时,总会习惯性地叫上他帮忙。对于其他人而言,这或许是被人“使唤”,但侯本福却将此视为尽快熟悉宣教科各项工作难得的机会。每一次参与工作,他都全神贯注,虚心向老同改们请教,快速熟悉着宣教科各项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在这片特殊的天地里努力汲取成长的养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