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苗福当铺(2 / 2)
这段时间以来,那些零碎的记忆,让他断断续续看到了一些东西。画面中,幼年时的赵小贵正跪在一个潦倒落魄的老者的面前,那老者对他说“为师有生之年,送不了你荣华富贵,但却能送你一身平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赵小贵的记忆中没有父母的任何身影,却有这老者的音容。也许在他看来,老者或许更胜似他的父母!不知这又是怎样的一段凄楚辛酸。
这之后,两人简单而含蓄的说了说眼下南河郡发生的这些事,穆敬隐晦的提到苗清风,提醒赵小贵当心点。最后说到了苗福当铺,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穆敬很直接的告诉赵小贵,他希望把当铺交给宝儿去打理。
赵小贵一听乐了,当即点头,因为他本就是这样打算的。
……
王福生的当铺原先叫‘福生当铺’,如今早已改名为‘苗福当铺’,因为苗清风现在也是这家当铺的东家之一,而且占了七成的份额。
苗清风能入股福生当铺,起因是前年福生当铺起了一场大火。那场火烧毁了当铺的一间典当品仓库,库里有许多活当物品,其中不乏珍贵之物。失火的消息传开后,在福生当铺典当过的客人都拿着当票来赎回原物,就算是本来没钱赎回典当品的人也借了钱铁了心的要赎回。
因为典当行的规矩,活当物品在一定期限内,只要典当者支付了利息,就可以赎回。所以活当物品在未过期之前,典当行是不能进行处置的。现在王福生拿不出原物,就得高价赔偿,那些典当东西的人也缺德,哪怕只典当了一双破鞋,你现在拿出三双新鞋的价钱来赔偿他也不干,硬说他家那双破鞋是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留着是个念想,用后世的话来说就叫记念意义,这无形价值可就大了,人家不要钱只要原物,你能如何?
这些典当的人把王福生的挤兑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上吊的心都有了,这时候看似菩萨心肠的萧禹来了。萧禹说苗五爷知道了福生当铺的情况,很是同情王福生,他可以帮王福生的解决这个难题。当然,不可能无条件的帮忙,于是苗清风就成了当铺的东家之一。
就这样,福生当铺变成了苗福当铺。
而实际上,当铺当初的那把火根本不是什么意外,本就是苗清风的手段。也幸亏王福生家里人丁兴旺,是大户人家,苗清风顾忌影响,这才没有一口吞了当铺。
不过,现在的王福生似乎看到了转机。因为他刚刚从外地回来,就听铺里的伙计说苗清风前阵子被官府缉拿,虽说现在没事了,但明显苗清风的影响力已大大的不如以前了。
这可让王福生吃惊不小,心道,苗清风可是跺跺脚都能让南河郡一颤的人物,不知犯了多大的事才惹恼了官府。对于他来说,这倒是个机会,如果此时自己去找他,不知道能不能赎回苗清风手里的那七成分子。
就在他瞎琢磨的时候,苗清风那边却是派人来了,来人先是粗粗翻了翻账本,听了听近来的经营情况,这才说苗清风自感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本有心将当铺那七成份额原转给王福生,却不料有人横插了一杠子。
王福生顿时气馁,当问起是谁时,来人轻轻说出了赵小贵的名字。
赵小贵这个名字对于南河郡那些混江湖的人来说,可算是如雷贯耳了,但王福生纯粹一个商户,虽听说过赵小贵的名字,却知道的不多。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因为那首‘女儿悲’的缘故。
在王福生看来,赵小贵更像是个酸儒书生,甚至在未了缘做事,也是因为云莺看上了他的缘故。
苗清风的人临走前,说苗清风没能把当铺归还他表示遗憾,之后说赵小贵不懂当铺经营,很含蓄的暗示他不妨暗下做些手脚,制造些麻烦,让赵小贵知难而退。
那人走了之后,王福生开始琢磨起来,能把本来就属于自己的当铺拿回来,对于他来说是日思夜想的事。惹不起苗清风,他不信还斗不过一个靠女人吃饭的软蛋。
(本章完)